logo
这是描述信息

上海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国产化之路

 

上海申通地铁集团 居理

 

  自动售检票系统(简称AFC系统)是轨道交通运营中基本的重要系统之一,也是国家重点要解决的三个国产化系统之一。20世纪90年代初期,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伊始,就开展了AFC系统国产化的研究和实验,但由于基础配件和工艺的缺陷以及产业化难以配套等原因,这次实验未能取得预期效果。尽管如此,这次实验对日后AFC系统的引进和后续国产化工作仍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。

 

1、上海轨道交通AFC系统应用的初期,从全部引进到部分引进

 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的AFC系统全部从美国引进,选用了美国一家公司的产品,是国内第一套投入商业运营的AFC系统,该系统于1999年3月1日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,相继2号线AFC系统的开通运营,在运营过程中,这套AFC系统体现出了高效便捷的特点,但是完全依靠进口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,例如造价昂贵,运营费用高,关键核心技术不掌握等,造成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困难,备品备件不足和系统功能的改进完善须依赖国外公司等问题。

  随着国内AFC系统潜在的需求市场不断扩大,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对AFC系统的高度兴趣,同时积极投入并参与系统的技术攻关与自主研发。但是考虑到当时国内产品尚处于摸索阶段,不能成套提供,且没有系统实际运用的案例,政府及有关方面为了保护民族产业和掌握核心技术,在轨道交通3号线的AFC系统建设项目时规定:必须采用有国内厂家参与的联合体投标方式,在合同中明确提出了国产化比例不得低于31%的要求,从而利用国内合作企业的成本优势,争取到了系统非主要部件及其他配套设施均采用国产设备的机会,同时着手进行主要零部件国产化的研发工作,逐步实现维修零部件的国产化。由此,3号线AFC系统国产化基本实现了“主体设备及系统集成引进,应用软件本地化”的目标,从而在国产化进程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。

 

2、自主研发的AFC系统投入实际应用的情况

  在经历了国内组装、部件供应、合作开发等阶段之后,国内企业的能力和经验不断提高,初步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建造的能力,使AFC系统的国产化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。在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伸段工程AFC系统项目中,国内企业在与国外公司的竞争中胜出,成为该项目的总承包商,从而结束了该领域外国供应商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。经过2年多的建设,该系统于2004年初完成了所有设备与设施的安装,并于同年12月底正式开通运营,系统拥有国内自主的知识产权,全部软件由国内企业设计提供,绝大部分设备及部件由国内企业制造,不仅实现了AFC系统的基本功能,而且能完全与国外进口的系统兼容,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了要求。这一系统的建成,标志着国内AFC系统供应商的设计、制造和工程实施能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从市场的配角逐步变成了主角,具备了与国外供应商直接竞争的实力。

 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AFC系统国产化进程的加快,上海已经形成了几家具有相当实力的AFC系统供应商。国内企业的全面崛起标志着AFC系统国产化工作已取得了实质性成果。

 

3、制定地方规范,统一技术标准

  经过几年的积累和快速发展,上海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国产化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。为进一步规范市场,提高AFC系统厂商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,上海于2003年启动了轨道交通AFC系统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, 并于2004年底编制完成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《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通用技术规范》、《城市公共交通非接触集成电路(IC)卡通用技术规范》和《城市轨道交通单程票非接触式集成电路(IC)卡通用技术规范》,并于2005年3月相继颁布实施。后又参与编制并颁布实施了《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》(GB/T 20907-2007)、《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(GB 50381-2010)等一系列AFC系统的国家标准。通过标准化建设,进一步规范各方的行为,明确应用和生产目标,从而推动整个AFC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。

 

4、适应网络化发展,实现“一票换乘”和票务清分

  经过几年的努力,国内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AFC系统集成和设备供应能力。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发展和需要,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运营服务质量,2005年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一票换乘方案,进行了1、2、35号线AFC系统标准化改造和建设,包括实现了非接触IC票卡相关集成电路的自主设计、制造,以及需求量大、功能繁复的轨道交通票务清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。在具有巨大客流的线路上边运营,边改造和建设,难度可想而知,上海当时就是在改造与建设周期非常短且压力非常大情况下,经过仅半年时间,在上海市政府的关心下,经过上海申通广大地铁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协同努力和十多家AFC系统相关企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,于2005年底顺利完成了上海轨道交通一票换乘”的工程,并配合完成上海公交“一卡通”工程,使系统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公交企业的票务清分及双向换乘优惠业务,后又实现了手机支付功能,以及老年卡、一日票等优惠业务。由于上海方面掌握了AFC系统的核心技术,所以为今后的功能完善和提升提供了相当坚实的基础。

 

5、经验总结

  上海轨道交通AFC系统国产化工作之所以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重大进展,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经验:

 

5.1 统一思想,明确方向,推进国产化工作

  政府与轨道交通项目业主单位发挥了主导作用,在国产化工作起步阶段,政府强化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,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、提供研发资金、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等一系列措施,给国内企业以大力扶持。轨道交通项目业主单位则积极为国内企业创造条件,提供参与建设的机会,促成其与国外企业合作,学习国外的成熟技术和先进经验,进而开展自主研发工作,以尽快提高国产化产品质量。

  轨道交通设备与系统国产化是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方向。但国产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,需要各方协同努力才能实现,在推进过程中,既要兼顾各方利益,又要考虑客观条件的限制。对此,上海市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轨道交通投资、建设及运营单位等统一了思想,达成了共识。在轨道交通AFC系统建设过程中,确立了以国产化带动产业化的目标,有选择地确定重点出资立项,并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开展课题研究,大力推进国产化工作。

 

5.2 高瞻远瞩,及时制定了规范与标准,分步实现,为改造与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

  加快技术标准、行业标准的建设已经成为推进轨道交通国产化工作的当务之急。标准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,也是规范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。标准的制定与实施,可以使国内企业在推进国产化工作时少走弯路,缩短产业化建设所需的时间。因此,要立足本国实际,面向世界市场,加快探索建立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国家标准,以指导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。

  组织各参与单位从不同角度选择突破口,多渠道、多角度、多形式地建立研究课题,从网络规划、用户需求、技术重点等方面由点、线、面多方位进行突破。在明确需求的情况下,把终端设备的制造作为第一阶段突破口,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作为第二阶段的突破口,并在与国外企业合作共同建设系统的过程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,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,及时进行调整,从而使国内企业快速成长起来。

 

5.3 注重市场培育营造良性竞争、发展的大环境,实现双赢

  上海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过程中,也非常注重市场的培育和建设。在国内企业的起步阶段,通过促成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,为国内企业创造参与的机会。在国内企业取得进步和发展之后,又用技术标准来规范市场的发展,使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有机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在竞争中谋求发展, 营造有序的、良性的竞争和发展的市场,防止恶性竞争,为参与市场的企业提供一个开放的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

  多年来,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系统国产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地进展,收获了阶段性的成果。国产化政策的实施,拉动了内需,扶持了相关民族工业的发展,降低了投资和运营成本,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

 

底部logo

 

我们致力于提供尽可能好的产品和搭建比较丰富的资讯平台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,改进服务方式,以“平等、尊重、互利、共荣”为理念,共促行业发展,竭诚为各界人士提供专业的服务。 

地       址: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308

客服热线:010-82755851

客服邮箱:afc@afc-china.com

版权所有©2020 AFC信息网  京ICP备09055203号-4​ 

版权所有©2020 AFC信息网  京ICP备09055203号-4​